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:三问课堂革命:如何让45分钟迸发育人能量?晨晨老师5天前发布关注私信16.77KB7页03912 以下为资料部分截图预览,下载后为超高清原文件。 第1页 / 共7页 第2页 / 共7页 试读已结束,还剩5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加入VIP,享海量教务资料,无限制免费下载所有材料 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:三问课堂革命:如何让45分钟迸发育人能量?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¥9.99¥15.99VIP会员免费立即购买您当前未登录!建议登陆后购买,可保存购买订单付费资源©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THE END校长讲话 文本预览 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的讲话:三问课堂革命:如何让45分钟迸发育人能量?各位同仁:大家好!站在新学期的起点,我们不妨先做一次"课堂回望":当铃声响起时,学生眼中是否有期待的光芒?当知识点碰撞时,教室里是否有思维的火花?当45分钟结束时,师生心中是否有成长的充实?这三个问题,既是对教育初心的叩问,更是对课堂质量的审视。今天,我想围绕”三问课堂革命",与大家共同探讨:在知识爆炸与时间有限的矛盾中,如何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赴的成长之旅,让45分钟真正进发育人能量。一、一问课堂本质:从"知识灌输"到"素养生长",我们该重构什么?传统课堂常陷入"教师讲得累、学生记得苦"的困境:数学公式抄满黑板,学生却不会用百分数分析家庭开支;历史事件背得滚瓜烂熟,却讲不清"商鞅变法与当代改革"的共通智慧。这背后,是"知识本位"与"素养导向"的根本分歧。(一)破"碎片堆砌",立"逻辑主线”好课应当像"串珍珠",用核心问题串联知识点。比如语文课教《岳阳楼记》,若仅逐句翻译"先天下之忧而忧",学生只能记住文字;若以"古人为何要写楼记"为主线,引导学生对比《滕王阁序》《醉翁亭记》,分析"楼-景情-志"的写作逻辑,再联系当下"抗疫中的家国情怀",学 查看更多 收起部分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12 分享QQ空间微博QQ好友海报分享复制链接收藏
暂无评论内容